气郁体质多肝郁脾虚,思虑过度,心情抑郁。饮食上有人建议多食芽类、绿叶类、行气类食物,如春芽、韭菜、陈皮粥等,以发散疏理气机。生活中注意胁肋部保暖,使肝脏生理功能正常,气机畅达、气血和调,则精神乃居,保持心境平和,调养心神。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在饮食上要健补脾胃,固护中焦,比如山药等,要合理饮食,脾健则使气血生化有源;同时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起居上要做到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春冬两季注意保暖,防寒邪易伤脾胃。
讲座结束后,讲师耐心细致的为居民解答各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同时,为加深居民对九种体质的认识,医护人员还向居民发放了相关的中医健康知识材料。
体型多瘦;气机郁滞,神情抑郁,情感脆弱;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性格内向不稳定、烦闷不乐、敏感多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郁证,对精神刺激适应力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中医讲究辨证论证,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调养。“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中医调理方案,采取“因人制宜”的干预,可以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目标。”
这种是中医认为最理想的人体体质,平和质体形匀称健壮,面唇色润红润,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和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平日患病较少,适应能力较强。
脸、鼻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属于湿热体质。形体偏胖或苍瘦,容易口苦口干、身体困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性格多急躁易怒,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素体阴虚,阴津亏耗。饮食上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食温燥之食,来滋阴生津;起居上保证充足睡眠、作息时间规律;精神上保持心情舒畅,少烦躁动怒,以免热邪伤津而致病态。若孕妇素体阴虚,可以用药物调理,则如《格致余论》中记载:“予之次女,形瘦性急,体本有热”,嘱其女以“四物汤加减服之”,以滋阴降火。
学习时间:2020年11月14日-15日 8:30-17:00
本期网络新课堂由按摩保健班教师徐正友给大家讲解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
体态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大便粘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易患疮疖、黄疸、热淋,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瘀血阻滞,会导致气机不畅,经脉阻滞,饮食上配伍使用活血行气的食物,如山楂、玫瑰,避免生冷之品;生活中多做有利于关节活动的运动,比如健美操、瑜伽等,防止瘀血阻滞经脉,关节疼痛不利,保持心情舒畅,少生闷气,少动怒,防伤肝致疏泄不利。
养生已是家喻户晓,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但养生方法用之不当则不能达到预防疾病,调养心神,修身养性的目的,甚至影响健康状况。下面分别对九种中医体质进行辨识,并依据中医理论来指导健康养生。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强调人要顺应四时变化规律才得以生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概括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而《黄帝内经》更是从体质的形成、分类等方面加以论述,指出人们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可以显示出胖瘦、刚柔、强弱、高低、阴阳等机能与形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采取不同养生手段的出发点和依据。
体型匀称健壮,体态适中;精力充沛,目光有神,面色红润;饮食正常,二便正常;阴阳气血调和,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性格开朗,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强。
手 机 同 微 信:18514425366或13522423921。
肥者多痰湿,饮食上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健脾利水之品,如冬瓜,少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以“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为原则;生活中要多锻炼,至汗出为宜;起居上,环境以干燥清爽为宜,避免潮湿,防湿邪侵袭,易感身重困倦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