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古雄安及周边“城头变幻大王旗”。至隋代一统天下,开挖大运河,大运河永济渠与古雍奴泽遗迹相交叉,由于交汇之处运河两岸高起,以致太行山洪水入海的通道受阻、泥沙壅塞,运河以西地区高地频现,淀泊不能连片。《新唐书》有载“瀛(河间)莫(鄚州)间有九十九淀”,就是以今天的白洋淀、文安洼为代表的淀泊群。
元初州县俱废,后复设容城县;至元二年(1275年)省安州治,渥城县四年(1277年)入容城,九年以新安州之意置新安县;至元二年,废雄州归信县并入容城县,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雄州、归信县同时复置,县仍治于州中。
①刘恺(1470—1524):字承华,(明)直隶新安县(今安新县)三台镇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刑部山西主事。恺素以公正宽和自励,断案为人称道。官至礼部尚书,掌太常寺事。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得旨致仕。嘉靖初年还乡,常游历白洋淀,咏怀颇多,有《西皋吟》《咨奏稿》传世。故后,入乡贤祠。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南阳遗址,在雄安新区成立后经进一步发掘、考证,更给古雄安区域的文化遗产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南阳遗址位于容城县城东14公里的南阳村村南,曾出土春秋战国时期文物40多件。近20 年来又先后发现出土了 “西宫”铜壶、“左征”铜壶盖、“燕王职”铜戈等一些重要的文物。这些器物都显示出了燕国制器的风格,品级非常高。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公元前694年)桓侯徙①临易②。”《括地志》载:“雄县北废易县,是春秋鲁庄公时(前693至前662)燕桓侯徙于临易的地方。”还说:“废易县,在今县(指雄县)北三十五里,本燕都邑也。春秋鲁庄公时燕桓侯徙临易即此。”其背景是:春秋时期,燕桓候(公元前698—公元前691在位)即位之初,山戎势力强大,南下侵袭燕国,燕桓侯被迫迁都临易。直到战国早期燕成公时,临易仍是燕国都城。 战国中期,燕文公接受纵横家苏秦的建议,为与赵国、齐国通好方便,以利联合抗秦,再次把燕都迁至古易水河的临易,并将其被改为易,作为当时燕都的称呼。“临易”、“易”之名,取濒临易水之意,可以说这是雄县最早的城邑,其方位就是现在的容城县东部南阳、古贤及雄县西部一带。南阳遗址地理位置也与史书中所记载的燕国都城“临易”相近,因此它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文物专家初步判断,南阳遗址为战国、汉代一座中型城市遗址,可能就是燕国中晚期都城临易(之前,史学界一般认为临易在容城古贤村)。
容城八景:古城春意、易水秋声、玉井甘泉、白沟晓渡、贤冢洄澜、忠祠松雪、古篆摇风、白塔鸦鸣;
⑨附郭:我国行政区划用语,指县政府治所与州、府、省等上级政府机构治所设置于同一城池内的状态。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家谱的展示,让人们获得了最宝贵的东西——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家谱的展示,令普通民众的家国情怀得以彰显,令雄安好家风得以传承弘扬,唤起广大民众热爱家乡、全力建设美好家园的新活力。
①契: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契,又名卨,别称”阏伯”。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主管火正,其部族以地为号称”商族”,契成为商族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
①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由田光推荐给燕太子丹,太子丹依田光等人之计,委派荆轲刺杀秦王,荆轲事败被杀。
将虚位椒涂①以备殊典,城南行宫不详其地,必建春经始在前今落成,淑妃随扈在属车豹尾②中,凤辇偕来,以为梓里③光也;六年(1195)乙卯正月壬辰如④春水,庚午至自⑤春水;承安元年(1196)丙辰二月己已幸都南行宫春水,甲戍至自行宫;二年(1197)丁已正月丁亥如安州春水,丁酉至自春水。三年(1198)戊午正月丙辰如城南春水,已未以都南行宫名建春(据《地理志》:‘建春宫在渥城县。知明昌五年(1194)以后所纪都南行宫即建春宫,淑妃随扈,岁必一至,落花芝盖,杨柳春旗,淀池夹道生辉矣),甲子至自春水;四年(1199)已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
万历十五年(1587年)新安知县尹从教在端村永兴寺前修了一个亭子,面
康熙、乾隆曾频繁出现在淀区及上下水域,并在白洋淀内及周边建有五处行宫(安新县的赵北口②、圈头③、郭里口④、端村⑤,任丘市的思贤村⑥)。如此密集的行宫布局,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足见白洋淀在封建皇帝心目中的分量。康熙四十次、乾隆十数次来白洋淀或驻跸、或行水围、或操演水军。乾隆《新安志》曾载有一段记叙康熙来白洋淀的场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二月初二日,圣祖行幸新安之郭里口,知县武承谟随巡抚诸臣后,恭迎圣驾,驻跸行宫,传旨:‘各官有能诗者著巡抚启奏’,随将承谟名开列。初二日钦命诗题御制:‘四季何当离太和,又赋得春溜含新碧;《四书》题:修道之谓教;论题:夫孝,德之本也’。承谟作诗二首,四书文一。奉旨:新安知县诗很好,文章亦好,与翰林阿克敦皆为一等。恩赐松子、榛子、雉兔等物,御书朱子诗”。
③申培(约前219-前135):姓申名培,亦称申公,西汉时鲁(郡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经学家,西汉今文《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
①荤粥:即匈奴,读xūnyu。《史记·匈奴列传》中一词。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汉时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
另《宋史·唐介传》记载:“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太监)杨怀敏主之,在任丘西由知县唐介筑堤,民以为利,曰唐堤。”唐堤就是现在的白洋淀东千里堤。同一时期,今白洋淀西部的四门堤,北部的新安北堤(长城堤),在宋代也几经修筑。
雄州八景:雄山晚照、易水秋声、石罅甘泉、瓦桥夜月、望山云树、吕庙烟波、柳溪垂钓、莲浦晴游;
④鸡头:古代山名,位于甘肃成县西,即甘肃平凉县西崆峒山上,亦曰筓头山。